今年的个人赛,从论坛、微信交流群,看到了很多棋友的惊叹和对赛制的不满。惊叹来自于冷门谍报,心目中的大神棋手,在32进16时刻被残酷淘汰。最后归根于赛制的原因,认为单败淘汰制造成的结果。
以下摘自网友发言:
什么赛制各有利弊。当年下瑞士轮的时候和棋多,涉及前16升大师会有默契棋,观赏性差。14-17下两盘,偶然性和观赏性都照顾到了,但棋手负担太大,15年赵鑫鑫郑惟桐两人连续下了两个月的比赛,对体力的考验太大了。18年后改为一盘,应该说是妥协的结果,偶然性、观赏性和赛程都考虑一些。爆冷的根源在于软件兴起后,棋手们的训练水平提高了,更有机会去冲击那些顶尖棋手,10-13连续出的四届新冠军,那可都是11轮瑞士轮打出来的。说句实话,无论什么赛制,最后夺冠的棋手一定是含金量十足的,跟水特什么的不沾边。只不过有的赛制下,比赛中途会爆出一些冷门,但这不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吗?